联系我们
-
邮箱:ChineseDocumentary @chinadoc-media.com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板桥南巷16号微信公众号
微博
您现在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纪录片发展何去何从?“纪实影像与文化地产”联姻巧妙破题 |
||
|
||
近年的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大获成功,不仅在电视上掀起了一股收视热潮,引起了一股视频下载热和讨论热,甚至还超脱节目本身,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纪录片的影响力和独特魅力也因此被普通观众知晓。然而,相较于热闹纷繁的商业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以纪录片为代表的纪实类影像总是面临“有市无价”的困局。
目前中国纪录片整体正在向“公众时代”的纵深迈进,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纪实影像亟需拨清迷雾,找准方向。如今,这个难解之题,在第十二届中美电影节高峰论坛之“纪实影像与文化地产”的专题论坛上似乎找到了答案:纪实影像携手文化地产,二者联姻或将开创纪实影像发展新的商业模式,实现双赢的完美变身。
中美影视业内大咖云集 群策群力探寻纪录片崛起之路 来自中美两地影视文化行业的领头人、法律专家、城市管理专家等共同讨论了目前影视业中最具有话题性的议题——文化、传媒、地产的结合发展,为纪实影像发展的商业模式提出新思路。 纪实影像最大的吸引力不外乎其真实性,真实是传播本土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交流的关键要素。热门IP正迅速改变着中国各个行业的产业生态,将文化与地产嫁接,商业地产和文化IP的跨界融合正成为很多企业热衷的一大发展模式。纪录影像+文化地产的新模型将打造出一条纪录片的产业链条,增强纪实影像的商业属性。 此论坛可谓重量级嘉宾云集,汇集了中美纪录片业内大咖,包括中国纪实传媒产业集团总裁安诺星、中国首都纪录片发展协会会长刘晓霖、北京元纯传媒董事长关晖、美国纪录片《钓鱼岛真相》 导演克里斯蒂•里比(Chris D. Nebe)、中美影视合作资深法律顾问斯凯勒•摩 尔(Schuyler Moore)、阿罕布拉市长沈时康和美国联邦商务部驻西区国际商务专员Maura Kawai 7位嘉宾,一同探讨了纪实文化与地产的结合和发展。以此为契机,中国纪实传媒产业集团还借助此论坛举行了成立仪式,在为纪实影像找到崛起之路的同时,也开启了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与图书文字相比,纪录片带来的视觉感受更加直观深刻,也更容易让人们跨越文化、地域以及语言的差异,共同寻找心灵的契合点。如果地产想拥有长久的商业模式就需要文化的支撑,而影像作为最生动的表达方式,在文化传播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纪实传媒产业集团总裁安诺星女士认为,纪录片作为一张中国名片向世界立体的展示中国文化,但目前纪录片的发展模式较为单一,地产和纪录片的融合发展开始成为一种新趋势。地产作为纪录片产业的载体可以将人的行为方式、经济活动、人居理念相互融合,从而使纪录片的多向发展成为可能。纪实文化地产将跳出中国的历史文化小镇的单一旅游思维,要找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优势进行长期规划,构建出集居住、旅游、衍生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服务设施。让以纪录片为主题的文化地产也能更好的展现中国文化,让世界产生共鸣。 纪实地产深挖中国文化本源 推动国际化文化沟通 纪实类影像的发展不同于扁平化、复制化的流行文化,它的价值不仅着眼于个体,对历史的宏观发展也有重要意义。纪实类影像的商业化落脚点是文化精神传承,而这也是文化纪实与地产相结合的初衷所在。 元纯传媒董事长关晖先生认为商业的发展需要根植于本土文化精神内涵。中国的文化文物远离人民的生活,缺乏人与物质的精神关联性,通过纪实地产,挖掘中国的文化资源,可以推动国民与历史、文化乃至自身灵魂的沟通。金城先生提出,纪录片城是纪录片与地产相结合的一个方向,也是让纪录片继续发展下去的一条道路。通过建设纪录片城,加强纪录片制作机构同地方政府的合作,吸引资本制做出与国际结合的高质量作品,这将成为中国纪录片未来的发展方向。 美国方面的专家们也开展了关于纪实影像和如何在法律政策与规划上助推文化地产发展的讨论。资深法律顾问摩尔先生称,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故事素材丰富,表达方式多样,在纪实影像方面有着独特的拓展优势,潜力无限。美国加州阿罕布拉市市长沈世康先生指出,文化传承任重而道远,政府扶持、企业主导与民众心态三方面需不断地统筹互补,与时俱进。随着中美专家之间的深入探讨,让中美两国之间的合作方向不断清晰,给纪实影像与文化地产的融合展开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过一番深入探讨,困扰业内人士多年的如何挽救纪录片走出“冷宫”的难题似乎找到了破题之解:“纪实文化地产”必将成为下一个受资本追捧的热词。 |
||
|